当前位置:炫书吧>网游小说>起源:格林神话> 第三百二十一章 沃莉丝与奇异点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二十一章 沃莉丝与奇异点(1 / 2)

…………

十天前。

瑞士日内瓦大学,魔力应用与魔法科学系,暗能量暨魔法能量实验室。

此时偌大的实验室显得空荡荡的,多数研究员都已经回去休息,只有一处角落还在传出着机械运作的声响。

“十七微克的铯……完美!最后,零点三克的铂……”

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性研究员,正站在一堆精密仪器旁,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控制杆,使隔离箱中的机械手臂稳定地倾倒出微量的金属粉末。

她脸上带着眼镜,身上穿着衬衫和白袍,除了面容年轻到有些不可思议,看起来就像一名随处可见的普通科研人员——前提是忽略高高盘起的金发下,那双精緻而狭长的耳朵。

毫无疑问,沃莉丝是实验团队中少数的精灵。

经过五天四夜的奋战,她团队中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倒下了,只剩她依然执着留在实验室中。

“现在时刻是……八月呃……二十八日,上午十一点零三分,即将进行第一百三十七次实验,考虑到前面几次实验中,我们不论怎么降低高活性金属的比重,法术结构都会出现类似的不稳定现象,甚至产生爆炸,这次我决定彻底反其道而行。第一,我将铯的比例大幅提高,然后……”

带着浓重黑眼圈的沃莉丝,一如往常地对录音器口述着自己的实验经过。

提高活性金属的比例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,这种动作通常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材料测试,才会应用到实验项目中。

此时她这种略显激进的操作,极有可能会在启动法阵时造成爆炸,且这种爆炸会伴随着辐射或者重金属汙染,实在由不得她大意。

记录完所有数据后,她低头思索了几秒,又对自己的肚子施放了十几个防御法术,才将视线转回了电脑屏幕。

主画面的正中央,一块布满微型法阵的腕表,正被密密麻麻的电线和迴路,连结在电脑、蚀刻机、监视器等电子设备上。

她深吸了口气,轻轻扳动了桌上的其中一个开关。

随着一台由光洁金属板构成的小型机械发出低沉的轰鸣声,实验箱周围的迴路缓缓亮起了幽蓝的光芒。

那是电子魔能发生器,与亚尔夫海姆学者共同研发的新设备。

顾名思义,是一种藉由电能产生魔能的机械。

不过这个产生魔能的过程,与它简单的外观截然相反。

其中之複杂,甚至牵扯到魔法,以及魔能的本质——

不论地球、尼德威阿尔,还是亚尔夫海姆,三界所有熟悉魔能的人都了解一个浅显的道理——纯净的魔力,或者说“魔能”,在被法师吸收或者激活前,是一种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能量。

它们不会与电磁力和光相互作用,致使魔导设备、电子仪器和肉眼,皆无法捕捉到它们的存在。

法师们只有在冥想时,才能够隐约“感知”到它们。

很显然,魔能便是地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寻找的“暗能量”的一种。

而法师们的感知,则是唯一一种接触它们的手段。

麻烦的是,感知是非常“唯心的”,就算在相同的地点,也没有任两位法师能感知到完全等量的魔能。

而且也不曾有法师能单独且明确地感知到魔能——他们的冥想虽然主要目的是吸收魔能没错,但实际上也会将周围包含电能、热能等等的各种能量,乃至元素或化合物之类的微量物质,都给一股脑地吸收进身体里面。

因此根据个人感知倾向的不同,每个法师的魔力都会混有大量魔能以外的能量。按照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,这种“杂质”在一名法师的魔力中,平均会达到百分之三十的占比,乃至更高。

这也使得每个法师们的魔力,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气息和特点,而一般魔力的可视也肇因于此。

当然,魔力杂质的存在,对亚尔夫海姆的几位高环法师来说,并不算是什么新发现。

虽然他们一样无法直接观测到“魔能”,但却一直都清楚,每个人的魔力都有与某些元素较为契合的现象。且这种现象有时候对一名法师来说,也并不全然是坏处——它能让法师们在施放某些特定类型的法术时更加顺畅、效果更强大。

不过在对魔法和魔能进行近一步研究后,科学家与法师们倒是惊奇地发现,“魔法”似乎是一种将魔能从“暗能量”型态激活为常规能量的过程。

这种激活会令微量魔能逸散为光能(即散发出可见光),其频率会处于650Thz至700Thz,波长则约在420n至460n之间,因此在魔力杂质处于百分之五十以下时,魔力都会呈现出蓝色,或者紫罗兰色的外观。

目前这个过程被认为是不可逆的,也就是魔法并不能回归为魔能。

但是魔法在施放过程中,处于激活状态的魔能却是以半暗能量,半可见能量的形式存在的。

鉴于这个特殊现象,猜测,只要能创造出一些特殊定制的法术,他们便可能有机会观测到魔能以及暗物质的存在。

放在以前,为了安全起见,创造或改良魔法都会需要长年累月的试错与微调,绝对称不上简单或安全的事情——魔能在塑形失败时,有很高的机率会呈现活性极高的易爆状态。

因此没有人对的推论抱有太大的期待。

但这次,推论才发布不到两周,新魔法的难题就意外被攻克了。

在记录了数千上万种法术模型后,人工智能模型竟帮他们演算出了一个简单的替代方案。

法师们仅仅只是改良了几个中、低环法术,并透过卢恩法术组合电子仪器,便成功达成了定下的目标。

藉由改良的真视术、异界探知、语言诅咒(一种延迟目标施法速度的法术),结合能量导引卢恩、电魔转换装置与粒子模拟器,人们第一次确切捕捉到了魔能的存在——在电脑的液晶萤幕上。

而这个划时代的新技术,同时也使他们发现了一种“新物质”。

他们称其为:“魔能暗粒子”。

这是一种密集且不均匀地分布在已知宇宙中的,不可见、不可触的微小粒子。

从观测到的零星现象进行演算,这些粒子同样会受到重力影响,本身也具有重力。

但对正常物质的吸引力,却明显大于正常物质对其造成的吸引力——这种吸引力差距的存在,使几乎可以肯定,宇宙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被发现的“暗粒子”。

至于新发现的这种粒子,被称为魔能暗粒子的原因,除了因为它是藉由魔法发现的之外,也因为这种粒子能够不稳定地持续释放出微量魔能。

这种能量释放似乎是无损的,至少他们目前没有观察到魔能暗粒子存在衰变的迹象,同时也没有找到新魔能暗粒子的诞生。

另外,法师们使用传送法术时的节点座标,也被证实是藉由这些魔能暗粒子在进行定位。

这解释了为何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会让传送出现太大的偏差——这些粒子的运动,与星辰的运转有着明显的关联。

当然,这些现象发生的原理、暗粒子的来源等等,他们暂时都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。

但至少足以说明“魔能的来源”了。

科学家与法师们经过数个月尝试后,终于成功捕捉到了一些魔能暗粒子,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。

电子魔能发生器便是其中一项成果。

他们彷照观测暗粒子时所使用的法术,改良出了可以“接触”暗粒子的特殊卢恩魔法。

接着将这种卢恩刻划在四面金属板上,以外接电线对其进行电力供能,以便在不影响魔能纯净度的前提下,将魔能暗粒子禁锢其中。

之后再藉由魔能储存法阵吸收被暗粒子释放出的魔能,获得无任何杂质存在的纯净魔能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炫书吧